寒假社会实践|青春进行时 我们在行动——引光穿壁,衍明歆亮

点击:    日期:2021-02-28

光,是人们离不开的生活伴侣照明权,是人们正常生活的重要权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愈加丰富,人们对灯光的生物要求以及审美要求也在提升,对高质量照明效果的追求是当下的主旋律。

而与此矛盾的是,由于施工成本的局限、照明技术的井喷式发展与相应规范制定迟缓的冲突、多种新型照明主体的加入所造成的叠加影响、难以量化的照明要素与人居健康的复杂映射关系,优质的照明难以普及人们的生活。

溯明寻光团队旨在寻找科研立项选题的恰当切入点,并希望为中国照明工程前沿建设科普任务贡献一些温度,开展了本次假期社会实践。

2020112日上午9时至11时,小组于闻天楼北楼512与杜桂强老师对小组课题进行了讨论。

在此之前,小组就这段时间对课题的设想和主要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充分的整理,把第一次与老师交流时不清晰的地方再次进行梳理。杜规强老师给溯明寻光团队介绍了与本课题相似的、由他指导参加2020年节能减排大赛的一支队伍,以此为例讲述了把握课题重心的重要性。他建议,应该将课题研究对象范围缩小,把长期的目标落实在研制一个智能化仪器,此仪器的各项指标由我们去调研收集并制定。

杜老师指出,照明行业标准80年代初就已经制定,已有标准,这说明公式已成熟。企图去推翻一个成熟多年的体系是不明智的。而应当去揭示为何在成熟的体系之下仍然存在众多问题,应当见缝插针,在寒假的调研当中对照明工程体系有全面的了解,在成熟体系下找出本课题可以有所改进的地方。杜老师特别强调,团队成员应该着重考虑智能化这一方向,并分析了解商业化与当前技术的关系。

与老师讨论结束后,小组成员趁热打铁,以线上会议的形式对课题不明朗的方向再次进行了讨论,并取得了重大收获。

经过此次组会,溯明寻光团队明确了课题的设计内容与主要实践内容,同时组员们对立项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好的规划,对未来更加向往。

调研伊始,团队仍在校组员徐思勉和操昊轩进行了大量的文献阅读,并对此次社会实践的研究对象照明工程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读书悖论相似,随着所掌握的信息逐渐增多,团队成员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他们对研究对象可谓一无所知。

根据指导老师的建议,团队整理了当前面临一些困惑,并在各大以建筑著称的高校中,寻找建筑学院的专业学者的联系方式。在不懈的努力下,成功与多位高校教授取得了联系。

其中,有位来自浙江大学的教授向团队推荐了照明工程领域的两位学术大咖,事实证明,教授的推荐可谓一针见血,他们终于看见了他们研究对象的学术尊称

尽管照明是人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但事实上,我们对它却知之甚少。难以量化的照明要素、不断涌现的新型照明主体与人构建起庞大而复杂映射关系。虽然很难察觉到它们的存在,但它们确确实实存在着,它们与我们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在同一个时空中同步进行着。

几十年来,前沿的学者经过种种挫折,做出众多令人拍案称绝的精彩研究,现在也只揭示了照明生态的冰山一角。本次社会实践,溯明寻光队也一路坎坷:在学校查询资料时一头雾水、与老师讨论课题久无进展、研究方向两天一换……但最终,他们逐渐摸清了研究对象,给一个多月来努力的自己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图文来源:溯明寻光队 审核:范其学



 热点关注



 推荐阅读